第(1/3)页 方大海用力吸了口冷气,试图把这些思绪从脑海中驱散,但它们就像顽固的幽灵,怎么也赶不走。他又点燃了一个二踢脚,看着引信冒出的火星,突然觉得自己就像这枚烟花——在最灿烂的时刻炸响,然后迅速坠落,消失在黑暗里,不留痕迹。 天空中的焰火依旧绚烂,孩子们的笑声依旧清脆,但这一切在方大海听来都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,遥远而模糊。他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个巨大的玻璃罩里,能看到外面的欢乐,却无法真正融入其中。 闪烁的火光映照在他刚毅却又带着一丝迷茫的脸上,明暗不定。那张平日里总是充满自信和力量的脸,在这一刻显得格外疲惫和无助。火光跳跃,在他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就像他此刻复杂的心境——一半是对家人的责任感,一半是对未来的茫然。 陈阳在一旁,敏锐地捕捉到了方大海的异样。他没有打扰他,只是默默地将更多的烟花递到他手上。作为多年的朋友,陈阳太了解方大海了。他知道,方大海心里一定压着事,而且是很沉重的事。 陈阳在心里猜测着可能的原因——是工作上的困境?是家庭的矛盾?还是健康上的隐忧? 但无论是什么,他都明白,此刻的方大海需要的不是追问,不是安慰,更不是建议,而是陪伴,是一种无声的支持。有些话,急不得,只能等当事人自己准备好了,才能说出口。 他静静地站在方大海身边,时不时递上一支烟花,偶尔帮孩子们点燃一个窜天猴,但大部分时间,他只是默默地陪着,用这种方式告诉方大海:兄弟,我在这儿,你不是一个人。等他想说的时候,自然会开口。 放完炮,孩子们心满意足地跟着大人回了家,准备吃象征“交子”的饺子,各家各户传出欢声笑语,电视里春晚的歌声依稀可闻。但方大海却拉住了准备走进小洋楼的陈阳,从口袋里掏出已经有些变形的烟盒,递给他一根香烟,又自己点上一根。 “陈阳,陪我在院里待会,抽根烟,说说话。”方大海的声音在寒冷的夜空中显得有些飘忽,带着一种少有的脆弱。 这语气让陈阳的心一紧,他知道,方大海终于准备开口了。 陈阳接过烟点上,两人就站在院子里背风的地方,任由香烟的红点在黑暗中明明灭灭。除夕夜的寒风依旧凛冽,钻进衣领,刺得皮肤生疼,但相比之前的喧闹,此刻周围反而显得安静了许多,只有砰砰的鞭炮声从远处传来,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狗吠。 两人就这样默默地抽着烟,谁都没有先开口。 白色的烟雾从口中呼出,迅速消散在寒冷的空气里,就像那些说不出口的话,在喉咙里盘旋,最终化作一声沉重的叹息。 方大海一根烟很快抽完,他将烟头扔在地上,用脚碾灭,火星在地面上挣扎了几下,终于熄灭了,然后他又默默续上了一根。 陈阳看着他的动作,心里越发确定,今天的事不简单。他见过方大海着急的样子,见过他愤怒的样子,甚至见过他喝醉后的样子,但很少见到他这样沉默、这样犹豫的样子。这种沉默本身,就是一种信号。 直到第二根烟抽了一半,烟头的火光已经接近方大海的手指,他才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,用带着浓重烟味的沙哑嗓音,缓缓开口,讲述起了今天让他情绪如此低落的缘由。 “陈阳,”方大海狠狠吸了口烟,喉结滚动着将烟雾从肺部挤压出来,那烟圈在寒风中散开成细碎的白色涟漪。 他眯起眼,目光越过院墙,望向远处那片被夜色浸染的楼宇轮廓,那些建筑在月光下投下模糊而冷硬的影子。 “本来下午就能回来的。”他声音低得像呓语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烟盒边缘,“队里今儿个没什么大事,大家伙儿都收拾差不多了,想着能早点回家,热热闹闹地吃顿年夜饭。” 方大海顿了顿,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,像是有什么东西哽在喉咙里。他转过身,面对着陈阳,借着远处不时炸开的鞭炮光亮,陈阳看见他眼底闪过一抹晦暗不明的情绪。 “结果......”方大海的声音突然变得沙哑,像是砂砾摩擦般刺耳,“接了个报案。” 他自嘲地笑了笑,嘴角牵起一抹苦涩的弧度,“抢劫杀人。就发生在城西那片老居民区,那地方你熟,破旧的平房,狭窄的巷子,连路灯都坏了几十年。” “赶到现场的时候,那场面......”方大海闭了闭眼,眉头紧锁,他停顿了一下,声音低沉得可怕,“一直忙活到晚上八九点,总算锁定了嫌疑人,直接从他家里把人带走了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