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这......太祖,朕也知道此事应该处理,但是当下确实没有时间精力来提拔人才,设立体系啊。” 崇祯之前直接接受了太祖对于军事上的安排,但是对于京城管理的这个事情,他却没办法直接同意。 毕竟,军事上,虽然算起来崇祯麾下的将领数量不算多,但是最顶级,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,在加上两名英魂洗礼的勋贵子弟之后,也足足有了三个,哪怕用来应对两面的战争,都完全够用。 把军事上的事情交给他们,对崇祯来说,其实并不会有太多不放心,他们每个人在这方面的能力,都绝对是远超崇祯本人。 但是,京城的管理上那就完全不同了。 崇祯并不是不想放手一部分事情出去,让人帮自己管理,他自己其实也比较烦这那些京城中重复而又没什么价值的事情了。 可是他放手这些事情,又能够有谁将这些事情扛起来? 手底下没有一个能够承担这些事情的人,这才是崇祯真正放不下的根本所在。 当然,崇祯自然对此也不是完全没有主意,只不过按照他之前所想,是准备在村落以及农业的管理体系基本成熟之后,再开始调整京城内的事务的。 “不要再拖延了,缺人那就培养,没有官员体系,那就先定一个再慢慢修改。每天你大半的时间都在处理这些杂事之上,实在太低效了。” 朱元璋大手一挥,直接给崇祯下了命令。 若是在崇祯整理出两个让国运大涨的体系之前,崇祯要怎么弄,朱元璋肯定都随他去了。 如果执政能力不行,通过实际管理整个京城的事宜,也确实能够起到锻炼的效果。 但是,经过这两次的体系制定,崇祯已经展现出了自己在这方面的天赋,那么,继续在这新手村一样的京城日常事宜之中耽误时间就没了任何意义。 “但是太祖,当前正是农令体系需要调整修正的时候,不可能让朕将农令体系放下,专心去修订京城管理的体系啊。” “那就两个体系同步进行,你既然都还有时间将军政相应的事宜接手, 那看来你能够挤出来的时间还是足够的。” 朱元璋没有理会崇祯的推脱之语,直接开口。 而听了太祖这样的话,崇祯也只能苦笑,应了下来。 就很奇怪,明明当下正是满清大军进攻山海关,该是军事上面大量调动的时候,但是崇祯这个皇帝,却被要求好好梳理政事的管理。 但是,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了这一步,崇祯自然也就只有按照这个方向发展下去这一条路可走了。 “来人,从三监各抽调五人,带上京城官吏体系的资料来御书房!” 崇祯下令,内侍立刻跑步前往传信。 下定决心之后,崇祯自然也镇定下来,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,将这件事情筹备起来了。 这京城体系的规划,或者说城池官吏体系的规划,也不是额外的东西,本来就是崇祯准备做,只不是不是现在做的事情罢了。 现在提前开始,也不过就是更赶一点,更急一点,让政务占据崇祯的时间更多一点。 等到三监的人手到来,崇祯便开始下令让他们将相应文件找给自己,并且不时询问他们底层吏员们的工作量、上报量等等情况。 然后,他便一边在纸上写写画画,一边让三监人手继续寻找更多相应的文书给自己。 最开始的时候,涉及的内容各个监司各五个人倒也还能够来得及处理,但是等崇祯询问的内容越来越多,涉及的东西、职位越来越广,三个监司便全部随着崇祯的指令调动了起来。 而第二天,京城之中的吏员们收到今日的政令后,全都沸腾了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