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不怪崇祯多心,在此之前,他派人带人来见自己,除了那么两三次是好事儿之外,其余的次数基本都是杀人抄家。 从之前下乡调查的情况来看,农民们普遍不常与人打交道,可能更加腼腆胆小,多嘱咐一句,小心一点还是更好。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 富丽堂皇的宫殿之中,二十名农民正散乱地跪倒在地。 这些农民一个个看着普遍都比一般的农夫更加强壮,不少人身上还带着些泥点,显然是还在干农活的时候便被请来了。 “不必跪下,都站起来说话。” 崇祯尽量和蔼地冲着他们吩咐。 这些农民被下令带到宫殿之后,一见到崇祯,便有人立马跪下,而其他人一见有人跪下,立马也跟着跪下。 以至于崇祯刚刚见着他们,便不得不赶紧传唤他们起身。 在他们起身之后,崇祯试着与他们对话交流,但是,除了其中寥寥几个胆子大些的之外,剩下的人根本连与崇祯说话都不敢。 而就算是那些敢说话的,也全都磕磕巴巴,说得不清不楚的。 这个架势,想要与他们讲明白事情,然后商讨农令的安排事宜根本不可能。 崇祯试着安抚他们,但是,身处皇城,面对皇帝,这些平日里连县令都见不到的农民,又怎么可能不诚惶诚恐畏畏缩缩? 安抚了小半刻钟,但是这些崇祯寄予厚望的预备农令,却仍然如同鹌鹑一样低着头呆立原地。 显然,崇祯亲自与他们商谈是不可能的了。 “呼,来人,先将他们带下去。” 崇祯揉揉眉心,只能暂时先这般下旨。 这般模样,他们根本没办法正常交流,基本等于白把他们叫来了。 其实这也正常。 之前,崇祯只是以乡间巡查军一名将领的身份前往长河村,就让村里那位看天气一流的农民杨春生吓得连话都说不清楚。 若不是有村里村令何云华的帮助,只怕崇祯想听杨春生说清他的判断,都得不知道花费多少时间和耐心。 对了,此前,崇祯在杨春生处得到的天气预报情况,如今已经验证了数日,这数日之内的情况,与他所讲完全吻合。 “唉,这该如何是好?难不成,将他们所在村落的村令全都叫来?” 崇祯也不禁为当前的情况而头痛。 你说,贪官污吏、藏污纳垢之人,他都可以直接以力破之。 但是农民害怕,不敢说话,这种情况如何解决? 从之前长河村的情况来看,通过村令这个途径来辅助交流倒也不是不行。 但是,从当下的情况来看,只怕就算是将那些村令统统叫来,在这样的宫殿中,面见皇上,村民们怕还是说不出话。 “带他们下去好好吃顿饭吧。然后......先等他们吃完了再说。” 问不出情况,当下又已经到了晚膳的时间点,崇祯也只得这样下令。 至于如何得到那份农令名单上农民们的意见,现在看来,或许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了。 至于怎么做,他倒也有了主意。 离开此处宫殿之后,崇祯便回到了御书房,然后,将自己准备问询这些农民的内容,一条一条细细斟酌之后,都写在了纸张上。 之后,又在另一张纸上,写下了他希望得到的内容,以及要求保密的话。 “将这些内容誊抄二十遍,速速完成!” 既然当面问话已经不可能了,那崇祯便只能下令,让当地村令代替自己问话了。 届时,让他们问完就把消息传来,虽然比直接问慢上很多,但是至少崇祯想知道的内容总该可以清楚了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