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承乾十年,朱允熥改元十年了。 这一年,群臣出资,为朱允熥在金陵城的大街上修齐了一座十四米高的铜像,寓意着朱允熥十四岁开始掌权。 朱允熥洪武二十五年逼宫朱元璋,洪武二十六年登基,次年改元。 也就是说,朱允熥实际掌权时间已经有了十二年了。 承乾十年,北平的紫禁城也完工了五分之三了,但还在努力进行中,即便是花钱如流水,也没有在五年内修完那座新的紫禁城。 对此,朱允熥觉得有些小遗憾。 但没办法,工程浩大,再快也只能这样了。 工部的人力物力,户部的财力都已经给到了顶峰,再快也快不了了。 同年,朝堂之上,群臣们纷纷联名上奏,恳请皇上朱允熥尽快册立皇后,以早日诞下嫡子,从而稳固国之根本。 要是没有太子,朱允熥突然嗝屁了,那跟着朱允熥这么拼的臣子利益谁来保障?偌大的江山,谁来继承? 立皇后,立太子,此等大事关乎江山社稷、千秋万代。 群臣劝了又劝,然朱允熥对此却是断然拒绝,毫无商量余地。 如今的朱允熥已然年满二十五岁,与他年龄相仿之人,其子女甚至都已能开始着手商议订婚之事。 而反观朱允熥这边,却连一儿半女都未曾有过,偌大的皇宫之中,虽有着三宫六院,但那都是空荡的宫殿。 如此情形之下,百官们可谓是心急如焚,整日里忧心忡忡。 无奈之下,他们只得将目光投向兵部,催促其加快对外征战的步伐,期盼着能通过战争带来的荣耀和功勋,让朱允熥改变心意。 毕竟,如果朱允熥现在都还未成婚,已经是历朝历代皇帝当中的一朵奇葩了! 更有甚者,一些官员心中暗自揣测,莫非是朱允熥自身存在某些隐疾,导致无法行人道之事? 一时间,各种流言蜚语甚嚣尘上,令整个宫廷都陷入一片惶惶不安之中。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,太医院的御医站出来为朱允熥正名。 经过一番详细诊察后,御医明确表示,朱允熥的身体康健无虞,并无任何病症,也就是说,朱允熥之所以迟迟不愿成婚,完全是出于个人意愿,而非其他因素所致。 群臣无语了,但也不敢逼迫朱允熥了。 反观李景隆,依旧在为朱允熥搜罗天下美女。 第(1/3)页